
岢嵐古城文化旅游PPP項目(一期)交工驗收
總投資2億余元,建設內容包括古城墻修繕、甕城維修及改造等
山西日報記者晉帥妮報道 “疊嶂嵯峨附郭依,城樓高拱勢巍巍。”青灰色的城墻向遠處延伸開來,一座座磚木仿古建筑矗立其上。9月23日,由山西建投五建集團承建的岢嵐古城文化旅游PPP項目(一期)交工驗收。600多個日日夜夜,在500多名建設者的奮戰中,這座千年古城撥去歷史風煙,再現昔日華彩。
岢嵐從漢代建城已有2200多年歷史,現在的縣城框架來自后漢劉知遠所建的軍城。岢嵐古城文化旅游PPP項目(一期)總投資2億余元,由岢嵐縣政府與五建集團共同出資設立岢嵐縣嵐舟文化旅游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負責項目建設、投資、運營。建設內容包括古城墻修繕,甕城維修及改造,城樓、箭樓、角樓、敵樓原址重建等。該項目既是岢嵐縣發展全域旅游,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地區經濟發展,實現興城富民的重大轉型項目、重要民生項目,也是五建集團發揮投資建設運營優勢,積極邁向多領域發展的精心力作。
仿古建筑中,木結構是重頭戲,也最考驗施工方的建造實力。項目經理李程介紹,以項目建設中的城樓為例,木結構部分要占到工程造價的80%以上。一個斗拱由60多個木構件組成,分組加工、進行拼裝,需要三天才能完成,而岢嵐古城文化旅游PPP項目(一期)中用到了700多個斗拱,皆是五建匠人精心打磨而成。城墻上每個單體建筑的外墻上都可見到數塊鏤空花磚。五建集團第二工程公司副經理張琛告訴記者:“建筑物都是有生命的,這小小的花磚就是木結構建筑的‘呼吸孔’,每塊花磚正對著屋內的柱子,用來通風防潮,可防止房屋結構發生變形。”
作為施工方,五建集團同日進行交工驗收的還有岢嵐古城中的七座仿古建筑:察院、州署、結義祠、參將府、永寧驛等。城中正是一派火熱的施工景象,包括五建集團在內的多個建筑企業合力奮戰,城南巷子、棚戶區綜合整治、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穩步推進。一期項目交工后,五建集團的建設者們又投身到岢嵐古城北部的城墻修繕和闕樓建設中。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皆為匠心寫照。
恰值中秋、國慶雙節即將來臨,岢嵐縣文化和旅游局組織了情景劇等系列文化活動在古城內進行預熱。嵐舟文化旅游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將圍繞軍城特點展開策劃、布展、運營。秋日暖陽中,這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邊城煥發出嶄新活力。
鏈接地址:http://sxshare.sxrbw.com/#/detail/normal/3919085645890560